康提,伟大的城市
康提是僧伽罗王朝的最后一个古都,僧语名为Maha Nuwara 伟大的城市。即使在沦落为英领殖民地之后,圣城康提依然继续坚持传扬传统文化和佛教,人民通过起义和流血牺牲迫使殖民者停止打压,最终宣布保留佛教寺庙的特权和财产,其他宗教的信徒也有在活动时不受阻碍的权利。
因为这些努力,康提在城市规划、建筑、雕刻、绘画以及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才得以保留至今。1988年康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康提舞
斯里兰卡僧伽罗族传统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派别,是僧伽罗族文化标志之一。起源于古代康提王国统辖的中央山地地区,故又称为高地舞。
传说康提舞动作属于湿婆神创造的健舞类,其主要动作特征为两腿分开半蹲,腰部下塌。其基本功分腿功和手功。下身动作沉稳有力,手臂基本平举胸前,手掌里外翻动,动作棱角分明,头随体、眼跟手,全身和谐一致。康提舞的伴奏以橄榄形的凯得鼓为主,可用64种不同的节奏伴奏。舞蹈服装以精美的维斯服饰著称。
康提舞蹈,在王室、地方酋长和佛教主持人的支持和赞助下,得以保存和发展。原来这种舞蹈是在古洪婆祭神会上表演的祭祀舞蹈。
仪式中通过吟诵赞词、打鼓、跳舞、向神灵祭献食品等程序,表达人们驱鬼降魔、祈求神灵保佑的愿望,也从中得到娱乐。
康提古典舞以瓦纳姆舞最著名,出现于18世纪纳林德拉辛诃王时期,它以传统的康提舞为基础,并吸收融会了印度南部的舞蹈语汇。瓦纳姆一词源于梵文varnana,意为摹拟,故又称摹拟舞。
它模拟各种禽兽的姿态,以表现诸神的奇幻和以神话故事为主的内容,有的舞蹈也插入了释迦牟尼的佛本生故事。
瓦纳姆有18种:①蛇舞(起舞的姿态),②神猴舞,③御象舞,④智神舞,⑤黄莺舞,⑥国王舞,⑦兔舞,⑧孔雀舞,⑨神螺舞,鸡舞,狮舞,双神舞,马舞,鹰舞,舞神舞,武士舞,蛇舞(爬行姿态),世尊舞。
瓦纳姆是舞蹈、诗歌和音乐的合成体。每种瓦纳姆有不同的节拍,舞蹈有固定的程式,按音乐的顺序可分为 6段。
瓦纳姆是斯里兰卡古代艺术家长期对大自然生活观察体验创造的。
它们不仅通过艺术夸张的浪漫手法模拟动物的外在特征和拟人化的性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成为康提舞中的艺术珍品。
康提舞中还有表现古代军事操练的金环舞和吾达吉舞;表现男性技巧的筋斗舞;向天神祈求保护的供献舞等。
旅游 组团 当地信息 关于斯里兰卡的吃喝玩乐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斯里兰卡李哥”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