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讲述者-马不停、制作-大绿
图文:审稿-小阿、排版-斯凯勒
封面图:shutterstock.com
文/马不停
猴子爱结群,排队过高速,出了车祸,死了一片,肝脑涂地;有时候是大蜥蜴,碾成数段,尸骸绵延十几米,半截后腿跟我的一样粗;再有时候是大蛇小蛇,腔肠破裂,或者乌鸦,谁让这里的乌鸦飞的低——这条
贯穿西马的南北大道
沿着大汉山国家森林公园修的,一路上总得防着点这些动物,活的死的都算。
能看到这些动物的痕迹并不是件坏事。等到从槟城往西南,吉隆坡往西北,西海岸的瓜拉雪兰莪一带,几百公里,一个野生动物的尸首也没有了——没有活的,自然也就没有死的了。那一带只有油棕榈树,乍一看也是郁郁葱葱,实则野生动物根本无法在这种单一经济作物林栖息。
被种植园经济破坏的动物栖息地
西马西海岸历来都不是好玩的地方。沿着马六甲海峡,从马六甲到巴生适耕庄,再到瓜拉雪兰莪,海滩要么粗粝,要么泥泞,海水浑浊,好像几百年前的商船和海盗前脚刚走。沿岸的种植园是活化石,马来半岛的半部殖民史都在这里头。
起先大热的殖民经济作物是橡胶,一战后橡胶价格大跌,使得本来被作为观赏植物而引进的油棕榈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充分用上原来那些基础设施,棕榈园还是挨着橡胶园建,也还在西海岸。
从饼干到口红,棕榈油的需求量大到让人们不惜强拆原始森林。网上的红毛猩猩对抗挖土机伐木事件发生是在印度尼西亚,而事实上,马来西亚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之一,其规模与印尼不相上下。
在山间密林中突然瞥见偷摸种植的小规模的棕榈林是很常见的事,
产了就能销,即使来路不明的棕榈油,最终也会流入大采购商的渠道,例如亿滋国际(奥利奥制造商)。
人类要的实在太多了
连吃了拉黑屎的奥利奥也要
图为台湾志愿者拒绝购买破坏红毛猩猩栖息地的棕榈油产品,©绿色和平
▾
网传中国买家太能吃榴莲,商家不惜烧毁原始森林以开拓榴莲园,导致马来虎的栖息地骤减。马来虎从1990年的3000多只到如今的不足300只,
显然不仅只有榴莲一个仇家。
前些天又有两个越南盗猎者被抓,坏事不光这俩人干的,霹雳州柏隆森林保护区里每年都能清理出数百个偷偷布下的捕猎老虎的陷阱。
连马来西亚国徽护盾兽都杀,天然资源部部长很生气,说“给我权力,我要向非法捕猎者当场开枪”,网民说的是“学中国列入一级保护动物,猎杀者死刑”,“学习中国杀熊猫要枪毙”。不过这些网民们可能不知道,中国野生动物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躲得开盗猎的躲不开吃货,躲得开吃货的躲不过老中医。
再来说说熊猫。熊猫在马来西亚的待遇连马来熊都没法比。那三只奶凶奶凶的黑白毛球住的是几千平米的豪华空调玻璃穹顶单间,里头有山有水有树林儿,里头为熊猫服务的工作人员数量是熊猫的三四五六七——哎,谁知道多少倍呢。
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老则老矣,一副年久失修的老模样。唯独这熊猫馆尊贵,一靠近就有几个工作人员询问要不要合影,走到入口处,一位专职人员要宣读规则:禁食禁吵禁闪光灯,再经过两个专门陪小孩子做手工、画脸绘的工作人员,才能看见熊猫。
熊猫时而吃时而睡,追跑打闹,心情不错,一点没有隔壁的黑熊一圈一圈原地转圈的刻板行为。
出门继续走,经过熊猫的无菌厨房,再经过一个熊猫保育医护室和熊猫商店,出口再遇见几个闲聊的工作人员,这才算出了熊猫馆。
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的熊猫馆比香港海洋公园的条件好,比东京上野公园的条件好,也比北京动物园的条件好,所以——马来西亚宣布熊猫养不起了,喂不起了,收支不平衡了,马来西亚也因此成为第一个退货熊猫的国家。
马来西亚的大熊猫,
©gracethang2 / Shutterstock
▾
与人为邻的猴子
马来西亚的树林多。有树林就有野猴子,看不看得见全凭运气。有个邻居运气不错,几天不在家,猴子从窗户入户了,不得不叫了消防车抓走,我猜消防员出了小区就会把猴子放了,本来猴子也是邻居嘛。
我也遇见过
一只落单的猴子
,在对门马来人家屋顶徘徊,看不出来意,从云彩粉红的夕阳时徘徊到傍晚摸黑。马来人家回来撞见了它,虔诚的穆斯林也不会伤害动物,只是用冲院子洗车的喷水管一顿呲水,没撵走。
我一直担心它是被撵出猴群的,担心它饿了,担心它后半生,在给了它一个包子之后,发现我最该担心的是,它把猪肉包子馅掉到穆斯林人家的院子里该怎么办。
它在吃洋葱,辣的直挠腿
▾
岛上的动物
那位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R·华莱士,(没错华莱士巨蜂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曾说从非洲分离出来的岛上必定有犀鸟:“鸟类是决定物种分布法则的最佳工具;剔除卓越的候鸟,其他鸟类(特别是陆栖鸟类)往往受制于海峡与海湾,和哺乳动物没两样”。按照这个规则分析,马来西亚的
邦咯岛
也可能曾和非洲古大陆相连接。
邦咯岛上有很多
马来犀鸟
,成双成对,叫声威武,每天早晚都有人喂食。猴子常跑来偷抢食物,全然不管犀鸟是印在马来五元钞票上的国鸟。
如果说邦咯岛是犀鸟的岛,
刁曼岛
就是一座猫岛。马来人偏爱
猫
,虽说老鼠依旧格外多,比如,我家附近的大巴萨就是个猫和老鼠的市场。刁曼岛上的猫多到扰民。每天上午,酒店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把
百十来只流浪猫
一只只逮起来关进空屋子,等游客吃完午餐再放出来,一天天周而复始。
想想这工作量也蛮大的,这么生下去万一政府下令扑杀、像澳洲那样,也是厄运,老母亲心里暗想,以后让我闺女来给猫绝育,控制种群,保护岛上鸟类,申请哈佛就靠刁曼岛了。
这当然是我想着玩的,等十一月份东北季风来了,风浪大的船都进不了岛,
游客没了,酒店放假了,人都走光了,这些猫就等着优胜劣汰去了。
这作法很温和,很马来,不激烈,不积极,好事坏事就那么发生了。
红毛猩猩弥亚斯
再来说说弥亚斯,红毛猩猩。在《马来群岛自然考察记》中,华莱士学着土著人把红毛猩猩称为“弥亚斯”,游记中提到,他总共猎杀了十七只大猩猩,以获得标本,还亲自抚养了一只小家伙,遗憾的是离开妈妈的小红毛猩猩早逝了。
从近处观察一下
弥亚斯
,就会发现它们有很多迷人之处。这些类人猿性格温驯,巨大的块儿头加上温暾贪玩的性格。它们不是急吼吼的,也不会轻易呲牙互殴,甚至还有点安安静的。
第一次见到它们,我惊觉,这不就是《绿里奇迹》里的邓肯吗,厚道又机智。实际上,他们本来也算是马来半岛的森林之王,考察记中提到:“弥亚斯所向无敌,它跳到鳄鱼背上,扯开鳄鱼巨颚,一直撕到喉咙”。
时代变了,它们现在也在新加坡动物园负责与游客合影,一只胡萝卜就让它们乖乖候着了。
我不知道还有谁能比红毛猩猩可甜可盐。
如果不想看到这些森林人被委屈着,马来西亚的
山打根西必洛人猿庇护中心
将是一个好去处,那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毛猩猩保护区。这样的看点在100%城市化的新加坡是不会有了。
最后放一张路牌,
貘出没请注意。
©Kate Mayberry/mongabay.com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