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七夕的演变
「七夕」最早于奈良时代(8世纪)传入日本后,一直到平安时代(8世纪末~12世纪末),做为宫中仪式之一,在民间流传的仅有「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七月七日这一天,宫中会准备桃、梨、茄子、大豆等贡品举行祭天仪式,并且演奏音乐、吟唱诗歌,以象徵「银河之水」的夜露磨成墨,在梶叶(かじのは)上写下愿望,祈求缝纫及书道技艺进步。奈良时代着名的诗歌集《万叶集》也收录了100首以上歌颂这段爱情故事的诗歌。
京都贵族「冷泉家」的七夕仪式示意
宫中女眷庆祝七夕
到了江户时代、明治时代,「七夕」成为民间习俗,逐渐发展成现今庆祝的形式,全国各地会有大大小小七夕的祭典,例如传统表演及仪式、浴衣祭,许多神社也会在七夕这天举办提升恋爱运的活动,或是在车站、商场随处可见七夕的装饰物、许愿活动等。每年新历七月七日,恰巧适逢日本的梅雨季,下雨的七夕夜屡见不鲜。部分传统的庆祝活动会延后至旧历七月(约新历八月),也有天气和信仰因素的考量在其中。
盛大的传统表演
商店街会有大小型装饰
许多女性会穿上浴衣庆祝七夕
在七夕这天,日本人会将写上心愿的短册(たんざく,tanzaku)及各式各样的折纸装饰(かざり,kazari),绑在笹竹(ささたけ,sasatake)上。短册最早是用来写短歌及俳句,在古时候宫中仪式贵族及大臣会将愿望写在短册上,祈求提升缝纫及书道技艺,演变至今成为七夕重要的装饰物之一,短册一般而言共有五种颜色,相传是受到中国五行观念的影响。笹竹一般被认为是神圣的植物,多用在宗教仪式上,具有趋吉避凶的灵性,将心愿绑在上面的话一定会实现。又有一说认为,笹竹的叶子很像船的形状,能够将心愿运送到银河中的星星,愿望就能够实现。
而七夕装饰也被赋予各种不同的意义。「折り鹤」代表祈求家人长寿,「吹き流し」代表希望提升缝纫技艺,「网」代表祈求丰衣足食,「笹の叶」代表远离灾厄苦难,「织り姫」及「彦星」代表希望两人的爱情能够持续,「提灯」代表照亮愿望,「菱饰り」象徵与银河的连结,「星饰り」则是希望愿望传递到远方。(註:神话中的「牛郎」在日文中翻译成「彦星」。)
各个折纸有不同的寓意
短册和笹竹
七夕时吃传统料理「素麺」(そうめん,somen)的习惯始于平安时代,古时候宫中的人认为,七夕时吃素面可以远离疾病,这个风俗习惯至今仍然流传着。而素面的外观看起来也很像织女所纺出来的丝缐,相当应景。夏天吃凉凉的素面也可以防止食慾不振而引起疾病。另一项七夕的传统菓子「索饼」(さくべい,sakubei)传入时间比素面更早,同样也有保佑小孩身体健康的寓意。
传统菓子索饼类似麻花卷
缤纷的素面摆盘装饰
缤纷的素面摆盘装饰
▋七夕在东京
东京铁塔「天の川イルミネーション」
东京铁塔每年七夕的限定活动!大展望台1楼及户外阶梯,装饰有上万颗蓝色LED灯,其中以白色灯泡点缀象徵银河,在星空中有红色的「织女星」与白色的「牵牛星」相互辉映,不时地还会出现流星噢!就好像真的身处在星空下、浪漫满溢!平时只有在六日即国定假日才开放的户外阶梯,也因应夏季限定活动延长开放时间噢!
天の川イルミネーション
东京铁塔外阶梯佈置了十万颗灯泡
阿佐谷七夕祭
历史悠久的「阿佐谷七夕祭」起源于昭和29年(西元1954年),每年八月上旬举行,与仙台、平冢并称为「日本三大七夕祭」。从JR阿佐谷站南口开始一直延伸到青梅街道,随处可见「くす玉饰り」(kusudamakazari),以及从各地徵选出的「ハリポタ人形」(haripoteningyo),每年阿佐谷商店街可以说是全体动员,足见七夕祭之盛况!
涩谷中央街七夕祭
使用与「日本三大七夕祭」仙台祭一样的和纸、手工制作的大型「くす玉饰り」,在涩谷中央街也看得到噢!八月初会选一天在中央街有祭典表演和浴衣祭,热闹非凡的商店街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融合现代与传统文化于一身,是日本最大特色之一。下次经过七夕装饰不妨停下脚步欣赏,或是入境随俗在短册上写下你的愿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