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壁画
壁画位置
1)一早去找,天没那么热,街道安静,但也难找。人多的时候,在画的附近总会看见有人在拍照。那样就不至于站在附近也没发现。
2)壁画地图很多地方有,如果你飞机过来,在机场就有的,记得要拿,每个酒店也会有提供,在乔治市壁画游客中心的地图是最新的。
我寻找壁画的路线图
壁画分类
1)立体的
壁画和装置结合(2D,3D的感觉)最具代表的《姐弟共骑》,《爬墙的小孩》,《追风少年》,《篮球姐弟》,许多人把自己置身其中,摆做各种姿势,有趣的表情,互动拍照,仿佛身临其境,尔纳斯说:“其实每个人都是艺术家,当他们在街头看到这个壁画的时候,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诠释,完成了艺术的二次操作。”
2)巨幅的
最具代表的《印度船夫》,《功夫女孩》《歇息的三轮车夫》,每幅都精细,栩栩如生。
3)漫画式的铁塑壁画
铁塑漫画总共52幅,这些画都是诉说老街的坊间传奇或市民生活,不仅有图画,还配有风趣的文字,以艺术的形式讲诉着发生在这条街上的古老的故事,全部是由槟城本地的艺术家完成。
壁画展示
大统巷(LEBUH CANNON)《爬墙的小孩》
原来这幅画叫《口渴的小孩》,放球的地方,放了一个杯子。这张照我特意换了角度,近距离拍的。
《爬墙的小孩》在一个小店门口,和LEBUH CANNON(大统巷)垂直的墙上,不留神就会错过。
从《爬墙的小孩》往LEBUH ARMENIAN街走,到了LEBUH ARMENIAN街右转,不到下个路口,马路对面的墙上有幅《舞狮》
《舞狮》
这副画我来回找了几次,最后在小巷的尽头,左转,背后的墙上,具体位置如上图A
《姐弟同骑》是 槟城 的地标壁画了,是尔纳斯创作的 槟城 知名度最高一幅作品。这对小姐弟并非虚拟出来的人物,壁画上的快乐是真有其景,姐弟俩骑一辆单车,虽然够不到脚踏板,但却玩得不亦乐乎。坐在车后的弟弟紧紧抱住姐姐,张大嘴闭着眼睛喊,害怕又兴奋,两人在一起天真烂漫,格外亲密,让人们体会到姐弟之间浓郁的亲情和简单的快乐。姐姐名叫陈一,当年10岁,小弟弟名叫陈肯,当年8岁,他们是当地室内设计师陈景元的孩子,一家四口定居槟城 。
本头公巷(LEBUH ARMENIAN)《姐弟同骑》
华人画家陈毓康联合“101失落的猫”组织一起创造了许多关于猫咪的艺术作品,其中“母猫”壁画就在“单车接地”壁画附近墙面,即本头公巷往海墘方向左侧墙壁。
本头公巷(LEBUH ARMENIAN)《母猫》
这幅壁画看起来很简单,画面上就一只猫,其实其内涵也挺丰富的。在乔治市,用猫来当壁画主角的有好几幅,这一幅比较有名。创作有关猫咪题材的壁画,目的是要唤醒人们爱护小动物的心。
这只猫咪在幻想吧,想想能否变成个招财猫
槟城壁画的另一大特点是因地制宜,与周边的设施巧妙结合,构成一幅新的图景。在名香泰饼家附近的墙上,画着姐弟俩从窗户栅栏中伸出手来,想要拿窗外自行车上的包子。
本头公巷(LEBUH ARMENIAN)《小贩》
这幅画也是颜诒隆创作的,它表现出来的阳光气息,画面上身高的姐姐腾空跃起,仿佛要阻拦弟弟的投篮。姐姐脸上的笑容,天真灿烂。由于政府不鼓励壁画长期保存,故而因岁月的沉淀,墙壁油彩日渐斑驳剥落,更添一种惆怅的怀旧情愫……
《篮球姐弟》
正在打篮球的姐弟,很多人会拍一张跳起来也抢篮球的照片。
这画具体位置如下面手绘位置图中的D
《荡秋千》是由槟城本地的一位艺术家颜诒隆创作的,这也是他的第一幅壁画,超高人气必需寻的画作之一,颜诒隆是位天生的听力障碍患者,不过这一切都无法阻止他对艺术的追求。这幅壁画充满了童趣,画面语言也充满了阳光,画中哥哥保护着妹妹,妹妹很兴奋的小表情。秋千的设计很有意思,边上有一个空着的,但千万别和兄妹一样站在上面拍照,靠着就好了,看壁画也要爱惜。这画在按部就班巷,手绘地图中的F。
按部就班巷《荡秋千》
《追风少年》画出来后,马上有人好玩,在摩托车的后面画上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恐龙,似乎想要一口把少年吞噬掉。作者二次创作画了个牵着恐龙的小男孩,用绳索套住了恐龙的身体,使劲拽住,不让恐龙追上骑摩托车的少年。但由于雨水冲刷,这画已经有些剥落褪色了。因为墙壁的破损,恐龙和拉绳的少年有些不完整了。所以壁画也是年代岁月的印证。该画位置见前面手绘地图B, 槟城 明信片也采用了这张壁画。
阿贵街(LEBUH AH QUEE)《机车小孩和拉恐龙的小孩》
一位骑在摩托车上的少年,在风驰电掣的过程中,回头一撇,仿佛身后有人在追赶他,哇,原来是恐龙!
阿贵街(LEBUH AH QUEE)《追风少年》
壁画 《李小龙》,这画我也来回找了几次,最后在《追风少年》边上小巷背后的墙上,该画位置见前面手绘地图C。
《李小龙》
《 印度船夫》浓墨重彩将一位船夫的生活磨砺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上苍老的船夫,脸上的皱纹,让人动容。《 印度船夫》不在小印度 ,它在爱情巷里面,这幅壁画是由 俄罗斯 艺术家Julia Volchkova所绘。至于为什么是一个 印度 船夫,不得而知,不过据说壁画所在的这条小巷是乔治市最窄的小巷之一,曾被称作Boat Alley。在下面手绘地图G位置。
《 印度船夫》
面对天后宫,左边,金行门口,与马路垂直的墙上,有幅名为《功夫女孩》的巨幅壁画,小女孩双手分别撑在两扇窗户上,画的布局非常巧妙,女孩似乎化身为身怀绝技的大力士,让人惊叹蕴藏在女孩体内的磅礴力量。该画在上面手绘地图的H位置
南华医院街(LEBUH MUNTRI)《功夫女孩》
骑三轮车的老爷爷,是 槟城 的一道风景线。三轮车的设计是驾驶位置在后,乘客位置在前。这幅画在三轮车夫集中的槟榔路(PENANG ROAD),在红园的停车场内的墙上,手绘地图L位置,这副也是巨幅画。它反应了 乔治 市那些在烈日下穿街走巷的三轮车夫。
槟榔路(PENANG ROAD)《歇息的三轮车夫》
就在壁画的马路斜对面,就有一处三轮车夫聚集的地方,每天这些车夫就在这里揽客,以挣钱养家糊口。
铁塑壁画
铁塑壁画是通过漫画的方式来诉说老街的坊间传奇或市民生活。每幅铁塑漫画都反映了一个故事,有的漫画都会附一些英文说明。如果把铁塑漫画和当中的故事联想在一起,脑海中就容易浮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加深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漫步在 槟城 街头,只要做有心人,总会在不经意间获得有趣的发现。
Tips:
1) 槟城 的这些壁画还是比较分散的, 槟城 的天气又非常炎热,如果怕走路太热、太累,可以租自行车、摩托车、黄包车等,能让你的游览更轻松。
2)其实有一些 比如 《划船姐妹》等已经随着热带的风雨而逐渐消失了,剩下的也渐次斑驳。如果有想要看的有趣作品,一定要趁早,不抓紧,也许来的时候没有了。
乔治市街头艺术
·在乔治城的街头,散落着许多壁画,这也是吸引诸多人来槟城旅游的原因之一,是乔治城最新的旅游景点。
·这些壁画多数是由来自立陶宛的25岁艺术家尔纳斯,为乔治城节庆而创作的街头画作,之后有更多的画家参与进来。
·现完成的作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壁画和装置结合,如单车姐弟和追风少年;第二类是巨幅壁画,如跳墙少女和手艺大叔等。
·只要漫步在槟城街头,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许多生动有趣的漫画,让怀旧的槟城增添一些童趣。
爱情巷
“爱情巷”是一条长不过一里的小巷,它之所以得名,据说是以前殖民者以为从这条巷走出去就可以望见大海,是适合看山看海,共筑爱巢的地方。
巷子周边都是小旅馆、小餐馆、小酒吧。
爱情巷
·据说是以前殖民者以为从这条巷走出去就可以望见大海,是适合看山看海,共筑爱巢的地方,因此得名。
·巷子周边都是小咖啡厅、小酒吧,非常惬意,而随意散落的铁线漫画或壁画则为这条巷增添了许多趣味。
·伴着午后的温暖阳光缓步而行,这里是体验槟城慢生活的最好开始。
张弼士故居
【介绍】张弼士是张裕葡萄酒的创始人,张弼士故居是一间传统的老宅,建筑通体蓝色。槟城盛产蓝花,花汁经加工后变成浆汁,用心者便将浆汁晒制之后酿制成颜料,然后涂于墙身。上世纪二十年代,莲花河路一带都是蓝宝石般的屋宇。但如今只剩张弼士故居这一座。
故居是在1897年动工兴建的,用了整整七年才完工。张弼士是客家人, 他不同于他在槟城的客家朋友,其他人选择建比较时髦的屋子,蓝屋是根据风水而建立的。工匠在 中国 引入,材料是从苏格兰输入。动工那年,张弼士任清政府驻 新加坡 总领事,兼辖槟城 、 马六甲及附近英国殖民地事务。因此,他经常往返新槟两地。蓝屋竣工,他已升任商务考察大臣,光绪皇帝曾接见他,并授予太仆寺正卿衔(位列二品,当时满清官阶分九品,一品最高。县令列七品,州官也不过四品),在获得清政府授予官衔的南洋富商中,数张弼士的地位最高。
蓝屋占地5万3千平方英尺,建筑面积为3万4千平方英尺,共有38间房、5个天井、7个楼梯及220 扇窗,由此可见其规模之大。张弼士故居是 东南亚 现存的最大的清代 中国 园林式住宅,历史价值,可见一斑。
张弼士学语言的天分很高,除了南洋通行的各种华族方言外,他还能讲英语、 荷兰 语与马来语。他晚年还经常穿洋服,偶尔也吃西餐。蓝屋外观虽是很 中国 ,但内部陈设却是华洋融合,体现了中西合璧。
张弼士很宠爱他第七个太太。所以,他有列明,蓝屋在他最后一个儿子(七太太的儿子)死后才可以卖。张弼士在1961年过世,1989年,他儿子也死了,由于其子女疏于照顾,终究日 益损坏,蓝屋已没有昔日的风光, 槟城 一群古迹保护人士,买下这栋破旧的古屋,1991年全面整修,蓝屋又恢复昔日的金壁辉煌。1995年焕然一新的“蓝屋”对外开放,除了提供民众参观, 也开放客房让游客住宿,举行婚礼、晚宴及会议等。
【门票】16马币
这个吊灯是欧洲进口的
张弼士故居
张弼士故居是一间传统的老宅,建筑通体蓝色。槟城盛产蓝花,花汁经加工后变成浆汁,用心者便将浆汁晒制之后酿制成颜料,然后涂于墙身。上世纪二十年代,莲花河路一带都是蓝宝石般的屋宇。但如今只剩张弼士故居这一座。
故居建于1897年,花费7年的时间才建竣。它占地5万3千平方英尺,建筑面积为3万4千平方英尺,共有38间房、5个天井、7个楼梯及220 扇窗,由此可见其规模之大。张弼士故居是东南亚现存的最大的清代中国园林式住宅,历史价值,可见一斑。但随着张弼士在1916年过世,其子女疏于照顾,终究日 益损坏。1989年,槟城一群古迹保护人士,买下这栋破旧的古屋,1991年全面整修,1995年焕然一新的“蓝屋”对外开放,除了提供民众参观, 也开放客房让游客住宿,举行婚礼、晚宴及会议等。
故居最近一次的重修工程是在1995年进行。张弼士故居是整个大马风水最好的宅子,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古迹保护奖。
姓氏桥
【介绍】槟城姓氏桥是这个历史之城中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姓氏桥是同姓者同住一桥,有姓林桥,姓周桥,姓陈桥,姓李桥,姓杨桥和杂姓桥。其实它并不是什么桥梁,桥都坐落在沿海一带,房屋是搭盖在海上,底部用桩来支柱房屋都搭盖在海上,底部用桩柱支撑,并用木板布设成桥梁作为渔村里的小巷,并与陆地相连,最长的木桥向海延伸约500米,有些则较短,左右建满了木屋。 槟城 是个宗亲与同乡意识非常浓郁的地方,姓氏桥展现的淳朴风貌,数十年不变,带有浓浓的怀旧气姓氏桥是当年华人来 槟城 最早聚集的地点。
在姓氏桥当中,姓周桥最多人居住,在19世纪中期建设,住在这里的桥民来自中国福建省泉州同安县杏林社。老一辈的桥民都是以捕鱼为生。 这让我看见了华人先辈们南下的勇气和艰辛,他们的后人至今仍然居住于此,真是一部鲜活的历史。
听说槟城旅游发展、文化、艺术及文物委员已经向联邦政府提呈宪报,永久保留姓氏桥。
【姓周桥】姓周桥是目前保留的最好的桥,进入姓氏桥,浓郁的生活气息。这里居民生活简单,目前老一辈的居民仍继续以捕鱼为生。电影《初恋红豆冰》一些景在这里拍摄。
姓氏桥
·过去华人到了槟城,以海为生,搭起桥板,在上面建造房屋,因为同姓者同住一桥,所以称为姓氏桥。
·所谓的“桥”并非什么桥梁,而是建于海上的木屋,姓氏桥犹如几个小村落,颇有浓浓甘榜风情。
·这里房屋很简单但不简陋,屋身外画有创意的壁画,一进入姓氏桥,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这的居民生活简单而淳朴,现在老一辈的居民仍继续以捕鱼为生。
·当中以姓周桥规模最大,水上人家约60户。这些桥多建于19世纪末。
以上片段来自